【欧洲侨声报】成都讯 北京时间7月5日,行走中国·2024海外华媒高层川渝行一行人抵达了四川隆昌市,打卡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——隆窑遗产博物馆。 隆昌土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,被誉为著名的中国“土陶之乡”。据《隆昌县志》记载,隆昌土陶制作始于汉代,两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,明朝隆庆万历年间(公元1567-公元1619)达到鼎盛,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。在四川隆昌石燕桥镇一带,特别在现净土村内,已经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汉族土陶文化,其制作流程包括制泥、制坯、上釉、烧制等环节,先后于2017年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、2018年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(图为: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隆窑遗产博物馆 摄影:中新社四川分社王磊) 在建国后伴随公私合营的产生,净土内的土陶作坊迎来了隆昌土陶的全盛时期(其产品多为土陶酒坛、米罐、泡菜坛、水缸等),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石燕桥镇保存有传统的龙坡窑(土造阶梯窑)100多处。随着工业化的进程,现代化的天然气窑炉慢慢替代了传统的土窑,因年久失修现隆昌市仅存的龙窑遗址58处,其中在净土村内发掘有53处。其规模宏伟,建造工艺复杂,极具历史文化价值。 为加强保护隆昌市土陶非遗技艺传承、龙坡窑物质遗产保护工作、重塑土陶乡愁文化、振兴乡村旅游发展、挖掘旅游新业态。于2020年对隆昌金林陶瓷有限公司厂区内的2条传统龙坡窑进行了及时抢修和文化挖掘。 隆窑遗产博物馆改造修建近3000平米,不同于大多数仅用于陈列展品的博物馆,这个博物馆依山坡而建,通过危房改造、空间重组等方式,打造出集土陶文物展示、非遗体验、研学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,隆窑博物馆依托现保存较为完善的两条龙坡窑(土制阶梯窑、总长度126米、共计44仓)中间空间改建(建造风格独特、建筑结构复杂、较好地保护纯土质阶梯窑)。可展出藏品500件以上,容纳近300人观展和体验。隆窑博物馆的诞生,填补了隆昌无土陶博物馆的空白,也将成为隆昌研学游的又一打卡地。 (图为:隆窑遗产博物馆师傅指导海外华媒代表如何制作土窑 摄影:中新社四川分社王磊) 版权声明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https://www.lavozchina.com)。 2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 3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