夹缬印染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,起于秦汉,盛于唐宋。 温州蓝夹缬,是我国雕版印染、印刷的源头。蓝夹缬,曾是浙南民间婚嫁必备用品;它以蓝靛(中药板蓝根的植株所制)为染液;表现以晚清至民国时流传的昆剧、乱弹、京剧等戏文情节为主要纹样,辅以花鸟虫兽等大吉祥纹样。温州蓝夹缬技艺,有实物可查的,已有150 多年的历史。其技艺曾普遍流传于温州地区,至今温州市下辖的苍南县、乐清市、瑞安市均得到较好保护和传承。 从工艺流程来说,蓝夹缬的制作包括花版雕刻、靛青(染料)打制以及夹缬印染。 花版制作是蓝夹缬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程序。夹缬花版的雕刻,版与版之间要求吻合、无隙,“明渠暗沟”四面通达,要使染液达到每一个间隙,技术性很强,非一般工匠所能完成。 印染蓝夹缬的染料是靛青,靛青是由蓝靛打制而成的。蓝靛的种植制作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且地域广泛。在温州蓝靛种植也有很长的历史,其中《乐清县志》对该地明代时期种植靛青就有明确记载。现在在乐清城北乡仍然种有大面积的蓝靛。每年农历十月前后,是靛青成熟加工的季节。 靛青打制流程包括浸泡、加灰、打花、沉淀等几个步骤,打靛过程要求高,讲究技巧。 印染是蓝夹缬生产的最后一道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。就是将整理好的白色棉布,对折放在花版中间夹好,再连版带布泡在发好靛的靛青液浸泡染色的过程。 需要经过整理布料、参花版、入染、氧化、多次入染、多次氧化,直至染成稳固的花纹等过程。蓝夹缬印染程序烦琐,工序精致,技艺要求高。 2011年6月,蓝夹缬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(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&东海网联合出品) 版权声明1、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,并标明本网站网址(https://www.lavozchina.com)。 2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站不承担责任。 3、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、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,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|